最美成长故事

发布时间:2020-07-24     作者:马宇梅     来源:未知    分享到:
       时光荏苒,白驹过隙,在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长河里,国家在飞速发展,社会在不断进步,我国经济、文化、教育、医疗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令全世界瞠目结舌,改革开放后的成果证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与独特性。在改革开放的助推下,我的家乡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。
       我的家乡在陕北的一个小乡村里,村子里只有十几户人家,改革开放前,全村最富足的人家也就是能做到食能果腹,衣能蔽体,有些家庭饥一顿饱一顿也是常事。陕北的冬天总是格外的冷,仿佛能刺入骨头一般,那会儿期盼的便是吃饱穿暖。很快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了这里,虽然大家都不明白什么是改革开放,只是听说以后可以不用再为衣食住行担忧,全村人欢呼雀跃。面朝黄土背朝天,在靠天吃饭的日子里,天气变成了庄稼人最关心的事情。每年到了收成的时候要么就是全村人的狂欢,要么就是几十张满面愁容黑黢黢的脸庞。但是,不管怎样,奶奶总是乐呵呵的,她说虽然粮食不是那么富余,但是填饱肚子总不是问题,与改革开放前相比,这已经是很好的生活了。九十年代的时候爷爷选择了外出打工贴补家用,不再务农。而奶奶依旧留在家中,记忆中最深刻的就是去山沟里打水。赶着毛驴,驮着木桶,走近一个小时的路程到山沟里取水,那是方圆几十里唯一的泉水,可每到冬季泉水干枯,生活用水便全部依靠于雪水。黄土高原最稀缺的就是水资源,饮水困难是我记忆中最痛心的地方。小时候最喜欢的日子毫无疑问就是过年,穿新衣服,吃美食,鸡鱼牛羊全部摆上了桌面,一年的辛苦仿佛在那一刻得到了回报。毫无疑问衣食住行是那个年代人们最关心的问题,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。
       步入校园的时候改革开放实行了二十年了,由于交通差,学校远,孩子无人接送,总是三五结伴的去学校。对于我们来说求学之路是异常的艰辛,山路崎岖,交通工具的匮乏,让步行成为了主要的交通方式。每天十几里的路程,跨越一条深沟,翻越两座大山才能抵达,那已经是离家一个半钟头以后的事,有时候还会路遇恶犬,不得不翻山越岭去躲避它,放学之后亦是如此艰苦。每个周末都有学生家长背着粮食、柴火、炭火送到学校。短短几年,手机、电话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,通讯变得便捷,摩托车、小汽车也在村里跑来跑去,那个交通基本靠走,通讯基本靠吼的时代终于过去了,孩子到了学校一个电话便可以让父母安心,不用终日悬心。这一切是因为改革开放,经济的快速发展,才能让人们拥有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东西,生活在慢慢变好。起初这个学校共有四百多名学生,可是,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,很多人家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,在城里赚钱买房,村里大量的土地出现无人耕种的现象,加上政府大力推行退耕还林,并且给予农民相应的补贴,农村向城镇聚拢成为了“时髦”,很快这所小学便再无生源。
       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中国的每一个角落,吹暖了每一位在贫苦中瑟瑟发抖的人们。改革开放实行三十余年之后,大米白面已是家常便饭,鸡鱼牛羊不再是过年的宠儿,而是司空见惯的餐桌美肴。穿衣不再只求温暖,而是流行什么便穿什么。人民不再挣扎于温饱线,而转向于追求高质量高品质的生活,我们的生活因为改革开放而充满了无限的可能。
       改革开放至今已实行四十余年,这些年的变化有目共睹,人民的物质生活、文化水平、精神面貌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。从贫穷落后到小康社会,从开始的半信半疑,到如今的坚定不移,那个喊口号的年代成为了过去,务实才是发展的重中之重,只有实事求是,脚踏实地,才能稳稳的走向美好生活。大到国家,小到个人,变则通,通则久,只有不断的发展才能拥有更好的生活。不忘初心,坚定梦想,只有坚定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坚定不移的走改革开放这条路,国家才能实现“两个百年”目标,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更加满足。
 

上一篇: 最美成长故事
下一篇: 最美成长故事